近日中国大范围强降雨天气,防洪形势严峻。每当这时,媒体上就涌现出一批“最可爱的人”,他们在冲锋舟上不顾生命安危进行救援,在滂沱大雨里扛沙袋。安徽武警总队一名战士扛沙袋连续30多个小时在雨水泥泞中浸泡,早已没了知觉的双脚被记者拍了特写,感动无数网友。又据央视新闻微博介绍,六十斤的沙袋每个人要扛三百个,来回跑六百趟,而日常的伙食则是混着雨水的矿泉水和几个馒头……

奋战在抗洪抢险前线的战士们。来源:央视新闻

前线抗洪救灾战士们的奉献精神固然让人肃然起敬,不过中国网民的思维毕竟已经活跃了很多,一位网友一面感叹子弟兵待遇不够好而娱乐明星一夕暴富,一面疑惑:解放军再讲奉献,总不能不把他们当人对待吧,长时间泡在水里,不能轮班吗?那样效率不也会更高吗?

托信息时代的福,官方宣传也互动性剧增,央视立刻回应:“这无关乎后勤保障,炊事班的人都在扛沙袋”。时下网上更流行的官方专业辩护家更摆出见多识广的样子教训说:“人手不够肯定要全部上啊,没当过兵没参加过救灾的闭嘴好嘛”。

炊事班都拼光了,这是末日决战吗?

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害时,美国新奥尔良一架海岸警卫队直升机在营救被困在屋顶的灾民。

 

中国新闻报道热衷“比惨”

 

 2008年汶川地震后,尽管少有公开探讨,救灾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仍在大量教训的总结中清晰起来。公众也开始疑惑:同样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的美国等国,为何军队参加救灾不多,更少有扛沙包之举?

原来,至少对于洪灾,筑堤直接抗击并非常态,只有中国新闻界对此情有独钟,如同记者们爱在台风里播报一样。洪峰超标、内涝等多数情况都不是筑堤能解决的,强调保城市、保核心城区、保所谓重要设施并作为主要成绩,绝口不提为泄洪付出代价的地区,还是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结构。

卡特里娜飓风灾难救援时,一辆卡车在运输救灾物资。

在发达国家,防灾、减灾重于、也多于救灾,预警和有效疏散后需要救出水火的平民会少很多;保险善后制度远比大堤安然无恙重要;专业搜救比作战部队拼体力效率高得多;即使非要筑堤,工程机械产量雄居世界首位甚至产能过剩的中国,在最需要工程机械的时间和空间,却总是只见前线战士在靠“人力”奋斗。

 

现有的救援专业化程度迫切需要快马加鞭

 

救援对队伍的指挥、调度、投送、机动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,或许对正在成长的中国专业救援力量来说,要达到美国海岸警卫队2008年就平均每天搜救74起、救命14次,德国全国任何位置救护直升机15分钟内赶到的水平,中国现有的专业化程度迫切需要快马加鞭,从公开的新闻报道中不难发现这点:

陕西武警的专职地震救援队山地行军还靠手推车运送重装备;德州消防切断不慎扎入一名学生背部的标枪后送医不久,医院因剩余枪杆过长,无法手术再次求助;温州两名幼童被烧死,消防灭火时并未第一时间搜索出是否有被困者;江苏某消防军官被战友扶着撤出爆炸的化工厂时虽然有伤,还能坐着休息,后来才被抬上急救车,最终抢救无效,很可能疏忽了爆炸可能造成的内伤……

2015年南卡罗来纳州,美国国民警卫队正在协助疏散洪灾中的居民。

可是,消防宣传的画风也与抗洪如出一辙。“最美逆行”已成标配,抱出着火的煤气罐更是经典,直到靠突出部队艰苦、辛劳、危险和家庭牺牲彰显爱民的陈规陋习遭遇不够严重的灾害时,才又露出马脚。

实际上,只要真正为民,尽到本分,军人服役一天就有一天的贡献,这些都真实、自然和坦诚的,宣传系统无需为强催爱戴而放任、夸大和加剧辛劳程度和家庭代价,更无需用突出奉献来粉饰后勤保障、人文关怀和专业水平存在的问题。



展开阅读全文
往期回顾
分享到

网友评论

已有条评论

热门评论

还木有热门评论喔
打开UC浏览器,参与评论互动

最新评论

加载粗问题了,点击这里刷新试试
正在疯狂刷新中

正在加载中...

加载粗问题了,点击这里刷新试试
关闭
发送
    我来说两句...

    UC浏览器 | UC头条
    给的再多,不如懂我
    安装